中國家電產業似乎已經習慣了家用空調總是處于高增長和高利潤的態勢。空調行業造就了格力和美的兩個千億元級的“白馬”,也成為中國制造的一面紅旗,于是有了“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回顧中國家電業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一位業界老朋友這么形容:當長虹開始血洗彩電業的時候,家用空調市場在快速增長;當冰箱和洗衣機“家電下鄉”深耕三四級市場時,家用空調在一二級市場快速增長;當冰箱、洗衣機和彩電業開始陷入“后政策時代”的低速增長期時,家用空調市場在快速增長;當冰箱、洗衣機、彩電、廚電市場都失去增速的時候,家用空調市場還在高速增長。
于是,當兩年前的又一次高溫天氣消化了巨量庫存時,家用空調業界幾位高管共同呼喊:中國家用空調的內銷零售量很快將突破1億臺!然后,業界看到包括小米在內的魚龍混雜的家用空調品牌“忽如一夜春風來”,看到眾多企業集中擴大產能,也看到了格力電器在2018年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董明珠賭贏了雷軍,格力以及整個家用空調產業都走上了歷史巔峰。
巔峰之后,是滑坡
近期,中國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同時繼續強力限制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這說明了兩件事:其一,在過去一年里,中國的市場消費需求低于預期;其二,曾經讓家電需求爆發式增長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一年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是需求的主要拉動力。
走上歷史巔峰的家用空調產業,在過去一年里就處于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與此同時,中國家用空調產業還處于過熱增長后的需求透支中、沖擊業績造成的大量庫存下以及貿易戰的陰影里。
在2018冷年的最后一個月,雖然全國多地出現創紀錄高溫天氣,但家用空調業無論國內零售量還是出貨量增速都下降為5%以內,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佛山新中式家具](/uploads/allimg/190912/1-1Z91216151A58.jpg)
這樣的瘋狂令上游壓縮機企業都感到不安,而瘋狂的原因則是多方面的。其一是龍頭企業強沖業績,強勢出貨蓄水渠道;其二是第二和第三名企業零售狀態相對良好,發力備貨;其三是一些落地擴大的產能,被迫需要增加生產規模;其四是東北等某些區域市場,出現了預期之外的需求空間。
然而,以上這些都不足以扭轉家用空調零售終端銷售業績不佳的現實。于是,從今年4月開始,家用空調行業的總產量持續下滑,到7月產量同比下滑幅度已經擴大到15%。終于,家用空調行業在登上歷史巔峰之后,落入嚴峻的滑坡態勢里。
從出貨方面來看,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2019冷年,中國家用空調產量達到1.48億臺,同比下降4.4%(這一增速在前兩個冷年分別為13%和39%)。其中,內銷量為9169萬臺,同比下降5.8%;出口量為5747萬臺,同比增長2.2%。
從零售終端來看,中怡康時代推總數據顯示,2019冷年,家用空調市場零售額為1937億元,同比下滑8.4%;零售量為5641 萬臺,同比下滑6.4%。這兩項數據在此前兩年均為兩位數以上。
2019冷年,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經歷了由高速增長至巔峰后掉頭向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里,零售終端市場的下滑態勢更加猛烈。
更加令業界擔憂的,是零售終端市場的下滑態勢在最近半年進一步擴大。中怡康時代推總數據顯示,2019年1~7月,家用空調市場零售額為1387億元,同比下滑幅度擴大至10.30%;零售量為4106.36 萬臺,同比下滑幅度擴大至7.21%。
零售局面不佳的情況蔓延至過去多年持續高速增長的線上市場。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1~7月,家用空調線上市場增速下降至1.78%,遠遠低于過去多年的增速水平。
家用空調的出口市場也面臨國際貿易摩擦的挑戰而出現下滑。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家用空調累計出口量為3631萬臺,出口額為69.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3%和7.4%。